高新区既姓“科”,更姓“产”
发布时间:2023-04-03 18:05:32 阅读量: 作者/来源:王琪 刘会武
1988年8月,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一项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指导性计划——火炬计划由科技部(原国家科委)负责组织实施。创办高新区作为国家火炬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88年3月国务院下发《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的批复至今,也一直由科技部负责指导实施。三十余年来,国家高新区以“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宗旨,引领中国创新改革和科技产业发展方向,已成为推动国家创新发展的主要力量。
2023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将科技部的组织拟订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规划和政策,指导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科技园区建设等职责划入工业和信息化部。毋庸置疑,这对高新区而言,是发展三十余年以来的重大调整。这是否意味着高新区的发展导向发生了重大变化呢?追本溯源,尽管一直归口科技主管部门管理,但高新区本身其实既姓“科”,同样也姓“产”。
一、从工业革命的角度,我国的高新区从出生便带有产业基因
让我们把时针拨回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蓬勃开展,以PC机和半导体为代表的产业快速发展,推动了硅谷这一高科技聚集区的诞生。这种将技术研究行为、工业生产行为和商业贸易行为紧密结合在一个局域环境中的特殊园区之所以逐渐在世界范围得到广泛认同,恰恰是因为其迎合了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需求。而硅谷等早期科技园区的成功实践是后来各国兴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概念源头和现实参照,我国也不例外。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硅谷的诞生是一场组织结构的变革,而这组织结构变革的本意正是原有传统工业聚集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下而作出的优化和调整。
不可否认,中国最早的高新区设立参考和学习了美国硅谷为首的西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形式。但出于发展阶段和发展基础的原因,我国的高新区建设和硅谷走出了不同的路径。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已成为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障碍,通过科技体制改革解决科技和经济的“两张皮”问题迫在眉睫。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在国家层面提出了在国内建设高新区的提议,同时明确“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因此,中国的高新区从一开始就聚焦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早期的着眼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科技成果的商品转化或科技服务于经济;二是引进或植入高新技术产业,包括资本和技术。前者以中关村为代表,后者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代表。
工业革命率先是技术革命,也包含与之相关的社会关系的变革。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会带来划时代的变化,引发世界竞争格局的重组。如果说过去的三次工业革命都是在发达国家率先兴起的,那么新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国是首次成为参与者,甚至在某些领域成为引领者。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新一轮科技和工业革命催生新的发展动能,也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抓住这个机遇,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就可能实现“弯道超车”。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国家高新区已成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主引擎和主力军、新兴产业发展的策源地和主战场。今天的高新区,必须要牢牢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机遇,加强提升自主可控的紧迫感,直面全球产业竞争,加速科技创新,补上工业现代化这块“短板”。
二、从发展历程的角度,高新区实际上一直兼具产业园区的性质
正如前文所述,与硅谷等国外的科技园区不同,尽管选址也把临近大学等智力资源密集区作为参考条件,但我国的高新区在建设初期并未延循国外科技园以创新为导向的起步模式,而是从追求产业和经济的规模发展开始,走的是产业区或工业区的发展道路,主要以“利于生产”和“扩大生产”为动机。这主要源于国家高新区是由地方政府主导建设,而地方的主要目的是快速发展经济。因此,高新区首先被赋予的就是招商引资和支持地方经济增长的功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名称,也相比“科技园区”更符合我国的实际。受制于现实条件,我国的科技产业起点低,加之当时开放的国际环境带来国外技术的巨大冲击,仅靠科技成果转化建设高新区的路径并不现实。因此,先立足于产业和规模经济、追求经济增长,后聚集创新要素、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这样的发展格局,尽管与最初的设想有所出入,却是我国高新区在特定历史条件和历史进程中的必然选择。
随着建设过程不断深入,高新区的发展逐渐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从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逐渐形成了政、产、学、研、资、介、用等多方力量相互协作的“混成组织”,有效实现了科技创新和产业经济的融合协调发展。一方面,各高新区积极构建学、研、政、企共同参与的新型研发机构,加强产业创新平台建设。截至2021年,国家高新区已拥有各类新型产业技术研发机构2712家,省级及以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002家。另一方面,高新区已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载体。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知识依赖度高、生产组织集成度高和发展风险及不确定性高等特点,对发展环境的要求较为苛刻。高新区具有产业基础、先进技术、丰富的智力资源、良好的营商环境等条件,能够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系统的支撑。经过多年发展,国家高新区已经培育壮大了一批世界级产业集群,例如:中关村新一代信息技术、武汉东湖光电子、上海张江集成电路等产业规模已经全国领先,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特色产业在国家高新区的聚集效应也十分明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新区就是要又要高又要新。这实际是国家高新区30余年来一直坚守的产业发展方向。在高新区发展初期,中国的高技术产业尚属一片空白,经过30多年发展,国家高新区已经是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引领者和主力军。2021年,国家高新区中属于高技术产业的企业达101257家,占高新区入统企业总数的55.8%;高技术产业增加值为47578亿元,占高新区整体产业增加值的46.4%。从产业创新能力来看,国家高新区远超全国平均水平。2021年,高新区企业每万名从业人员中研发人员全时当量数为743人年,是全国平均水平的9.7倍;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为10359亿元,占到全国企业研发费用的近一半(48.2%);国家高新区还集聚了全国80%以上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2021年,高新区内创投机构当年对企业的风险投资总额达到3619亿元,已超过硅谷地区同年风险投资金额(441亿美元)。
三、从初心使命的角度,时代赋予高新区“产”和“科”的双重属性
国家高新区建设的政策目标可概括为“示范、引领、带动、辐射”八个字,其含义既包括了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引领发展,又包括了对传统产业的助推升级。发展和引领中国高技术产业是高新区建设最直接的目标使命。30余年来高新区的自身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残缺的旧貌,助推中国成为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标准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当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大环境下挑战和机遇并存,国家高新区作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载体和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点,应该更聚焦国家战略需求,突出高新区在创新引领、产业培育和区域协同带动作用的优势,强化示范引领带动辐射在新时期的新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了“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一概念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新任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包括发达的制造业、强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优质的服务业以及保障有力的农业。一方面,产业现代化要突出其创新引领性。无论是高精尖产业,还是传统优势产业,在产品和服务标准、规范、技术、创新等方面能够引领全球供给和需求,才能符合现代化的特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够持续保持产业的高端化和高附加值,关键在于其基于技术变革的创新引领力。因此,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必然要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创新变革,强化创新体系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持续推动产业升级并引领发展。另一方面,产业现代化还要体现其战略支撑性。产业现代化的核心是新型工业化,新型工业化的核心是制造业现代化,即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尽管我国拥有产业分类中最全的工业门类,但在核心零部件、关键材料等方面进口依赖度仍然较高,相关产业链断链风险隐患依然较大,中国制造整体还处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低端。为应对外部挑战,我国急需强链、补链、固链,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因此,在全球供应链加速重构的背景下,产业体系现代化需要做到不断突破供给约束堵点、卡点、脆弱点,在极端情况下能够有效运转,在关键时刻能够反制封锁打压,保障发展韧性和安全。
构建新发展格局,就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这是确保国内大循环畅通、塑造我国在国际大循环中新优势的关键。构建新发展格局,还要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这是稳固国内大循环主体地位、增强在国际大循环中带动能力的迫切需要。此次中央科技委员会的组建和涉及科技部的机构改革,正是为了更好统筹科技力量在关键核心技术上攻坚克难,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升我国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国家高新区应当仁不让,进一步加快以产业为核心与科技、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的深入融合,加快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和重要领域“卡脖子”技术,抢占未来产业发展主导权。
四、结语
科技部主抓创新,工信部主抓产业,而这二者都是高新区发展的命脉和重点,以前是,现在是,以后也是。高新区既姓“科”又姓“产”的事实,既是发展的要求,也是时代的需要。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下,高新区应勇于改革、主动求变,抓牢科技自立自强和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的命脉,始终走在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实践前沿。
参考文献:
[1]科技部火炬中心,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火炬高新指数研究报告
[2]王胜光,程郁.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报告——二十年的评价与展望
[3]韩璐. “十四五”期间以高新区为载体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洛阳高新,2022-11-29
[4]刘振中.如何认识现代化产业体系.经济日报,2023-02-15
[5]习近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必然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求是,2022-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