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智库观点 > 原创观点

国内外大科学装置科技成果转化的机理与案例

发布时间:2024-01-22 03:12:39 阅读量: 作者/来源:中国高新区研究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科学规划布局前瞻引领型、战略导向型、应用支撑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强化设施建设事中事后监管,完善全生命周期管理,全面提升开放共享水平和运行效率”。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通常被称为大科学装置,指通过较大规模投入和工程建设来完成,建成后通过长期稳定运行和持续科学技术活动,实现重要科学技术目标的大型设施。大科学装置是国家科技竞争的国之重器,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大科学装置科技成果转化的机理和案例,积极探索更适宜促进原始创新、科技攻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沿途下蛋”机制,希望对如何用好大科学装置实现国家重大科技目标提供一点思想认知和借鉴,

一、大科学装置的技术分类与五大特征

大科学装置按技术目标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专用研究设施,是为特定学科领域的重大科学技术目标建设的专用研究设施,如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等;第二类是公共实验设施,是为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服务的,具有强大支持能力的公共实验设施,如合肥同步辐射装置等;第三类是公益科技设施,是为国家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和社会发展提供基础数据的公益科技设施,如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等。

大科学装置建设运营有五大特征:1)高度复杂和大规模。大科学装置往往包括先进的工程、精密的仪器和庞大的基础设施,设计和建造难度极高。2)跨学科。大科学装置常常横跨多个学科领域,需要各种学科专业的合作。3)政府资助。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和运营通常依赖于政府的资助,因为这些项目的成本通常远远超出了私营部门的能力。4)长期运营。大科学装置通常需要长期运营和维护,以实现其科学目标。这些装置的运营周期可能跨足数十年,需要持续的财政支持和技术支持。5)开放共享。大科学装置通常是科学界的共享资源,研究人员可以提交申请来使用这些装置进行实验和研究。同时,由于大科学装置的高昂成本和科学价值,它们通常需要国际合作来共同建设和运营。

二、以“沿途下蛋”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沿途下蛋”,即将一些大科学装置建设、运行过程中衍生的技术,及时转移转化。任正非提到“沿途下蛋”的概念,即在追求理想主义目标的时候,用孵化出来的技术做出现实主义的产品——也就是“在攀登珠峰的征程中沿途下蛋”。从大科学装置建设运行特征来看,大科学装置在建设运行过程中,一般有明确的科学和技术目标,在建设过程中由于要解决一个个技术问题、工程问题,会形成衍生的科学发现、技术创新成果、汇聚培育各领域的人才,大科学装置科学技术成果和衍生成果的溢出效应,往往产生难以预估的经济和社会影响。如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在研究大型强子对撞机建设设计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交换信息和实验数据,开发了网络信息交换技术,也就是现在的互联网。

研究优化大科学装置“沿途下蛋”原理,需回答两个问题:一是如何促进大科学装置“沿途”产生更多高质量科技成果?二是如何促进大科学装置更多“沿途”科技成果高效转化?

促进大科学装置“沿途”产生更多高质量科技成果需要构建“人、钱、机、事、境”五要素协同促进的机制。“人”是指战略科学家、大科学装置实验人员以及装置经济人等,是产生科技成果的智力保障;“钱”指用于装置建设、运营、升级以及科学研究资金投入,持续且充足的资金投入是产生科技成果的资金保障。“机”是指大科学装置,以及大科学装置集群,大科学装置的领先性以及集群化是产生前沿科技成果的硬件保障。“事”是指产学研合作、创新共同体、大科学计划、国际合作等行动,这些促进科研和产业融合的行动是破解研发缺少高价值问题的关键。“境”是指有利于科技创新、产业协同的城市环境、政策环境、制度环境以及创新文化。促进大科学装置更多“沿途”科技成果高效转化需要打通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围绕大科学装置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最优的状态是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参与转化积极性高—企业参与转化信心足—资本对大科学装置成果转化初创企业认可度高—支持创新创业政策环境良好,因此,需要在提高科研人员积极性、增强企业信心、提升资本认可度、优化政策环境四方面进行机制优化来打通大科学装置成果转化路径。制定落实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政策需要坚持系统观念,在全局谋划中提升成果转化确定性。

三、国内外大科学装置科技成果转化案例

1.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高能物理实验基地,拥有23个成员国,共同分摊资金和运行费用。CERN掌握着世界上最大、最复杂的公共“大科学装置”,包括粒子加速器、探测器和计算设施。

经过多年来的摸索,C